重阳节让我们共享重阳敬老文化
字体大小:[] [] [] 浏览次数:1535 次   发布时间:2018-10-22 10:05:16  
 

霜天红叶、枫林尽染。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。又是一年重阳节。重阳节,中国传统节日,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有三国时魏文帝曹丕《九日与钟繇书》为证:“岁往月来,忽复九月九日。九为阳数,而日月并应,俗嘉其名,以为宜于长久,故以享宴高会。”——九九,音同久久。借助这个美好的日子,聚会享宴,以寄托长久。

  自古以来,中国人对重阳节就有着特殊的感情。及至今日,它也成了颇富人情味的节日——老年节。重阳节背后所蕴含的是中华民族爱老、尊老、敬老的优秀文化传统。重阳自古以来所承载和推崇的敬老活动是节日中心,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,历来都讲究感恩敬老。

  宋·赵善括《醉落魄/一斛珠》曰:重阳时节。可怜又是天崖客。扁舟小泊花溪侧。细雨斜风,不见秦楼月。白衣望断无消息。举觞一笑真难得……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”如今的儿女们都很忙,如果能回家看看父母,不妨带着孩子们都出去走一走、看一看,陪一陪老人,让老人沉浸在“天伦之乐”中,对待父母的唠叨,不妨忍一忍,想想他们或许是因为空虚而想说话,或许是对我们太多关心而情不自禁。

  古人尽孝是“父母在不远游”,而今显然很难做到。生活让许多孩子远离自己的父母。但无论身在何处,任何人的心灵港湾都会在父母所在的那个家中。如果不能陪父母过重阳节,不妨给老人打个电话,道一声问候!父母需要的爱并不在节日这一天。也不在乎流于形式的关怀,如何寻常的日子,让父母感受到“润物细无声”的嘘寒问暖,让每个家庭充满欢声笑语,才是重阳文化时代内涵的应有之义。

  九九重阳节,浓浓敬老情。夕阳无限好,人间重晚晴,重阳节为尊老敬老、爱老助老的日子。诚然,孝亲敬老决不仅仅限于重阳节这一天,每天都应有感恩、有善念。作家毕淑敏在《孝心无价》里曾说:“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,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;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;孝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,一旦断裂,永无连接”。所以,尽孝要趁早,不要等到人去楼空的时候才追悔莫及。诚然,重阳节敬老不仅是家庭的事,也是全社会的事,不妨善待身边的每一位老人,尊敬、爱老、敬老,以实际行动关爱老人,给他们更多的关爱理解帮助,更多的宽容,让他们在爱老的社会氛围中安享晚年。

(转自合肥文明网)


 
[打印本页] [关闭窗口] [返回顶部]
 
上一篇文章: 淮北市疾控中心为我市5家性病诊疗机构精心制作 性病、艾滋病宣传展板

下一篇文章: 提高病例早发现 芜湖市麻风病症状监测培训班顺利召开

相关新闻

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《节约用水条例》
一图读懂 |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
清明祭扫倡议书
依法骑行 安全文明——《安徽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》解读
奋斗精神更加昂扬
安徽省皮肤病防治所、安徽省性病防治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安徽协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合肥市岳西路64号 电话:0551-65565427 性病艾滋病咨询热线:0551-65582777 65563341
皖ICP备17000150号-1